〖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招生方式为专业硕士,毕业后能获得国家及社会认可的学历学位证书,吸引大量人员通过在职研提升自我。该校允许在职人员跨专业报考,招生专业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公共管理与工程管理。报考无需硬性专业背景,只需满足相应条件即可。
〖贰〗、非管理类专业报考则要求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大专学历者需满足2年工作经验,本科结业生与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可视为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符合条件者可通过研招网提交申请,预报名在9月下旬,正式报名则在10月份。根据上述条件,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报名门槛明确。
〖叁〗、同等学力考生报名条件: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必须报考相近专业且须持有与所报专业相关的由本科院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六门以上本科专业课课程成绩单,并于2014年12月20日前至我校研招办进行资格审查。招生计划 2015年各专业实际招生指标待教育部正式下达计划后确定,且均有一定名额接收推荐免试生。
〖肆〗、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制情况清楚后,能够按培养年限坚持研修的学员,在满足招生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报名。大家都需要参加初试和复试,最终由学校择优录取并安排学习。
〖伍〗、报名时间设定为2024年5月30日至6月30日,报名者需登录“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生综合管理系统”进行在线报名,提交申请材料,包括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扫描件、代表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获奖证书以及专家推荐信。
〖陆〗、具体考试内容根据所报专业而定。复试由学校命题,科目通常包括专业基础、英语测试(口语及听力)、综合面试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职研究生考核安排在入学前,考生应提前了解考试时间及科目,并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本校要求考生参加的考核包括初试和复试,因此,了解考试安排和内容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硕士学科点方面,学院设有12个一级硕士学科点,包括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工商管理、软件工程。
一级硕士学科点(12个): 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工商管理,软件工程水利部重点学科(2个): 水力发电工程、农田水利工程 。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地质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农业水利工程。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学校在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等13个学科专业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开展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招收农业推广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以及在水利工程、地质工程、农业工程、机械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与土木工程、动力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等领域开展工程硕士招生培养工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特色专业设置广泛而深入,涵盖了多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
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数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热物理、控制科学及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林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被授予硕士学位的资格,目前拥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这些学科包括了工程领域内的多个重要分支,如水利工程和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等。在水利工程领域,学校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源和研究机会,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水资源管理和水工程设计。
〖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作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拥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硕士授予点。在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方面,学校精心设置了包括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土保持、农业水利工程、建筑学、工程力学、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在内的九个专业领域。
〖叁〗、在水利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等学科方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均设有硕士点,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自建校以来,学校已为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30余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肆〗、土木工程学科:该校土木工程硕士点侧重于培养具备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的人才。课程设置涵盖了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工程等方向,旨在培养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专业人才。 资源与环境学科:资源与环境学科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重点学科之一。
〖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硕士点共有70个。其中已经获得授权的一级硕士点共有12个,已经获得授权的二级硕士点共有58个。2001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并入北京工业大学,同年学校成立研究生处;2009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通过验收,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简称“华水”,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一所由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特色骨干大学。该校研究生教育涵盖了38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包括多个文科专业,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国际中文教育、翻译、法律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牛批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wwwhere.cn/kjkx/202502-3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