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科普“手机跑得快破解万能挂”其实确实有挂咨询开挂请添加【添加图中微信】,咨询开挂请添加【添加图中微信】,
路灯下,敲打地面的雨滴奏出踢踏舞的节奏,唐·洛克伍德的红伞在雨帘中划出轻快的弧线,当经典的“Singin’ In the Rain” 旋律响起,观众也仿佛踏上时光之旅,回到充满热情与浪漫的好莱坞黄金时代。2月14日,改编自同名经典电影的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雨中曲》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这是该剧在中国演出的唯一一站。当谢幕时演员们集体在雨中跳起舞蹈,故意将水花踢向前排的观众,当台上暴雨般踢踏舞的节奏引发台下足尖叩地应和,雨水打湿衣裳的体验,像高烧一样感染全场的欢乐都成了专属于戏剧的魔法。
《雨中曲》剧照。
音乐剧《雨中曲》改编自1952年米高梅出品同名经典电影,于2012年首演,曾获得英国最重要的戏剧及音乐剧奖项——劳伦斯·奥利弗奖提名。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当时无声电影正处于巅峰时期。唐·洛克伍德是默片时代的超级明星,然而,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唐的事业面临挑战。一次偶然中,他邂逅了一位有才华却不为人知的女演员凯西·塞缪尔,凯西启发唐重新思考自己的身份、表演的本质,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他们与唐的挚友科斯莫·布朗携手解决电影的技术难题,将唐的最新作品《歌舞骑士》改编为音乐剧形式的有声电影且大获成功,唐与凯西也迎来了爱情和事业的新篇章。
《雨中曲》剧照。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白马王子爱上灰姑娘的故事以及标准的好莱坞式大团圆结局似乎太过梦幻,但剧中那载歌载舞的热情,对爱情和梦想的希冀,却无比真诚朴素。这种真是唐叩问自己到底要演一个影子,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唐在大雨中扔掉雨伞,洗尽铅华,让灵魂放声歌唱;是唐与科斯莫最后拉开帷幕,揭穿技术的伪造,告知观众美妙嗓音的真正主人不是眼前的大明星,而是幕后的凯西……
《雨中曲》剧照。
《雨中曲》剧照。
剧中,无声电影在被有声电影取代,但就像人们有时也会怀念无声电影的简朴、纯粹,让观众回溯到一个缓慢但专注的时刻。在AI技术、云端制作、虚拟拍摄制造风行的当下,回望电影《雨中曲》中毫无特技加持,纯靠运镜、音乐与肢体摇摆制造的声画之美,却有雨水降落般酣畅淋漓的快感。到了舞台上,导演乔纳森·丘奇更是以魔术般的舞台调度、歌舞编排放大了电影的感官冲击力,踢踏舞、芭蕾、滑步等舞蹈让观众目不暇接;电影片场的椅子、轮滑衣架乃至电话线不再被死死地固定在一个位置,灵活嵌入了舞蹈编排中,没有了观影时的“安全距离”,音乐剧版《雨中曲》更是以“冒犯”的形式把观众彻底拉入了这场感官盛宴:在经典《雨中曲》段落,六吨水倾泻而下,通过高科技喷淋设备,在舞台上打造出真实的雨幕,为了避免淋成落汤鸡,前排观众须得穿上雨衣;演员故意将雨靴踩踏的水花甩向观众席,他们皮靴踩出的踢踏舞节奏从舞台传导至观众席地板;最后一幕凯西跑到台下,观众犹豫是否要起身替唐拦住她……这些物理式的“侵袭”轻松瓦解了“第四道墙”,正如科斯莫在剧中唱到:“就让他们大笑吧”,这部剧做到了。
《雨中曲》剧照。
《雨中曲》剧照。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享受音乐剧的魅力,北京艺术中心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艺术活动和服务。2月15日下午场演出开始前,国家一级编剧林蔚然和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主任黄凯,在歌剧院公共空间舞台为观众带来演前导赏,从电影到音乐剧,深入剖析了《雨中曲》的艺术价值。此外,北京艺术中心还特别推出了“雨中曲”限时主题餐饮体验和文创产品,让观众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品味美食和收藏纪念品。观演结束后,观众在“小红书”和微博发布观演体会并艾特国家大剧院,还有机会获得《雨中曲》中国首演限量版签名海报。
《雨中曲》海报。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更多观众能够丝滑体验《雨中曲》,北京艺术中心还首次引入了专属接驳车服务,观众可以凭演出票或购票信息免费乘坐接驳车,直达艺术中心入口,享受便捷的观剧体验。
国家大剧院为《雨中曲》观众提供接驳车服务。
据悉,音乐剧《雨中曲》将在北京艺术中心连演16场,持续至2月27日。在此之后,由“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主演的音乐剧《日落大道》也将于3月27日至4月13日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为观众拉开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另一面。届时国家大剧院也将为《日落大道》的观众提供接驳车服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牛批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wwwhere.cn/bkdq/202502-30930.html